茯苓为兼性寄生菌,是我国传统名贵、常用大宗中药材,可食用,亦可入药。本文为朋友们介绍茯苓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,供参考。 一、选地与整地 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、南、西向的100~250的山坡地。土壤以沙土为好,粘土、沙砾土不宜种植,不宜连作。 深翻,除净杂物,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。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,打碎土块,彻底除净杂物。 二、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,因此,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。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桩栽培两种。 1、干段木备料 选直径12厘米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(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),砍去其部分枝条,留下树尾的树叶,用铲刀依据树干的大小铲去4~5面树皮(以铲至木质部为宜),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~5条,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,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(俗称“留筋”)。 经10~15天,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~80厘米的小段,并按“井”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。段木垛上盖草料,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,地面上撒杀白蚁药。 2、树桩备料 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,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,要求树皮没有脱落,木质无虫蚁蛀蚀,不腐朽。将其周围的杂草、表土铲除干净,树枝砍掉,深挖0.8米左右,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。 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,留下4条两指宽的脉线。露出地面的树根最多留4~6条,将其余的根截断。 将树桩周围1米内的土挖松,深40厘米以上,拣净杂草根、石头,使树桩主根及侧根露出地面,并把直径3厘米以下的支根砍除,以防菌种向外传行。 树根要把3面的皮铲除,左右两侧各留1条手指粗的脉线,留根长度1~1.5米。在树桩树根周围撒下防白蚁药粉,盖一层薄土,再接菌种。 矮树桩接种后覆土4~7厘米厚,堆成馒头状。高树桩接种后将土堆至接菌种处上面4~7厘米,桩顶部露出地面。四周要开挖排水沟,沟两边撒一圈防白蚁药粉。 三、接种 接种分春、秋两季。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。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较早,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;部分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。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,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。 接种前,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,窖深20厘米,宽40~50厘米,长度依段长而定。稍平整窖底,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,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。 用菌种接种时,先放入两段木,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150厘米×10厘米的新口,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,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,加盖松木片或松叶,上面再放一条段木(两段木重20公斤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),覆土10~15厘米。 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,将鲜茯苓块贴上,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,用土覆盖。树桩接种则是在树桩上削2~3个新口,然后将菌种和鲜茯苓块分别接种在树桩的新口处,盖上松木片和松叶,盖土15~17厘米,盖面要堆成龟背形。 四、田间管理 接种后要及时检查茯苓的生长情况,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清理,重新接种,防止人畜进入种植地践踏。要及时除草排水,防止水淹,发现缺水及时浇水和培土。 由于茯苓的生命力较顽强,冬季在选料和管理两个环节上要把握好,根据当地气温,适时加盖塑料膜,以防止冻烂茯苓。 生产上茯苓腐烂病不好防治,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消毒,保持清洁;一旦发现有腐烂病要及时清理,防止传染周围木段;白蚁好蛀食段木,严重的往往将松木蛀空,一旦发现要彻底清除,否则易造成减产。 五、采收与加工 接种60天后开始结苓,随着茯苓的膨大,土壤出现裂缝,这时要及时加盖薄土保苓。9个月后,就可采挖了,挖时采大留小,采收时用刀子割断茯苓,不要伤及木料上的苓皮和树皮,覆上土再过4~5个月又可采挖一批。 如果木料是白,就能够继续生长茯苓,采收后将木料埋在土里,继续生长下一批,如果木料全部变黑或腐烂,就需要换木料重新接种。直径20厘米以上树桩可采鲜苓7.5公斤左右,能连采2年。 将鲜茯苓堆放在室内,用稻草盖严“发汗”5~6天,然后摊开晾1~2天。再用稻草盖严堆放5~6天后,去皮,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,或用水煮熟至透心(煮时要换水3~4次,当水变黑时便换水)。 取出用利刀切成4厘米×4厘米×0.5厘米的方块,然后将白块、赤块分别摆放在竹席或竹筛里,上覆1张白纸,日晒至全干,要注意经常翻动。如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,不可用明火烘烤,避免烟熏使茯苓变黄,影响产品质量。